李雅馨 生于呼和浩特 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民族画院画家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会员 198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 1991年任教于内蒙古艺术学院 1998年合作创办东方影视艺术学院 职业画家 *老师画评 品雅馨的画,常能寻觅出禅意的妙趣,其作画,精妙之处在于笔不到处,无笔墨处。如白石所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世。”,遗貌取神、笔随意行,画面呈现出动人的情韵。无论花鸟还是人物,都会将你置入空灵纯净的画境,沉静其中。品味其笔墨画韵,真心见功夫。每个画家心里都有一个梦,一种表达情绪。如唐代善导所言“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正如此,雅馨的画皆有若凡若仙登彼九莲之意。老话说,画如其人。凡是有学问有修为的人,一看画,便可判断其人,如同相由心生一说。作画便是做人,在艺术领域里,尤其在今天社会乱象世态日下之际,雅馨坚守艺德底线,潜心钻研,佳作连连,可贵之处在于不求闻达苦心学问。 雅馨的画是她心中的一面镜子,在倾注绘画本身的创造性中,将物像移植于笔韵与墨彩的“感性绘画”之中,在漫流的自由形态中涂写心灵叙事的内在纹理。不知不觉间,画中的行笔赋色有了别样的韵味,逸兴的抒发和精神性的表达,呈现出意象,意笔,意态等不同审美意味,不再依附于即有传统与“画法”,让“法”经由心与万物交融互动,而自然滋生出来。画面中透露出自然的理序,融自然之“理”与画之“趣”为一。在她笔下,物像似乎都濅染在迷彌的幻境中,颇具似有似无的妙韵。令人联想到八大山人那些孤寂的鸟兽,在出乎意外的布局中,吐露出高傲、孤僻、落寞,哭之笑之。 雅馨的心净,使其笔底生花,似莲洁白,她的忘我,使其在感悟生命的过程中随物赋形,回归到最初的灵魂状态,这些画是来自上帝的礼物……" (蔡树本: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 1。雅馨的国画一如她的为人,文静典雅又散淡冲和。虽然她画的不过是渔夫,庄子,霸王别姬等旧题材,但其笔下却没有坊间的陈词滥调。我尤喜欢那幅《渔乐图》,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一蹴而就,充满着文人化的生活情趣。在日常生活中她亦重情意,每每与三五朋辈小聚,偷得浮生半日闲,聊些画里画外的话题。 (奥迪: 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水彩艺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教授。) 2。雅馨以诙谐洒脱的笔墨玩味小故事、小情趣和意念中的小人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审美蹊径。令人刮目之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雅馨美妙的内心世界和不同凡响的艺术造诣。 (吉尔格楞:著名画家,歌曲“天边”词作者,著名企业文化策划) 3。雅馨的画没钻进传统模本里,也没牵着先人的手不放,她用中国传统理念和我们特有的纸墨笔砚画出了符合今人审美情趣的新图画,依照客观物质对象的原形勾勒出精神唯美的新意像,按照故事和传说中的古老形象赋予现代人审美诉求的视觉快感。她不拘一格造景、造人、造意境。在这里我们仿佛随她走进了涂鸦的戏剧舞台,参与一场无剧本的大戏。 (赵文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 *中韩文化协会秘书长梁钊博士评价: 一艺而兼众妙,李雅馨老师的作品,不仅仅是作用于人们眼睛的绘画,更占据了人们的全部感官;优秀的作品并不停留于人们的视觉,更是给欣赏者呈现了一个完整鲜明而可感的艺术境界。 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