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网,打造艺术资讯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宣和网

热门关键词: 宣和网  宣和书画院  葛棣  毛杰  宣和

大华禅画将于广州展出

来源:未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21

     12月23~25日,广州-巴黎“Art Expo”城市双年艺术展将于广州举办,其中预计展出的“大华禅画”让艺术界非常期待。

 

     张大华,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当代禅画的开拓者。张大华开拓了中国的富有哲学思想的禅画。他的绘画不仅是艺术,更重要的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渲染和表述,将原本境界玄虚的中国传统画,从传统的艺术哲学转换成人生哲学,是张大华先生几十年来独有的创作之旅。

     张大华出自齐派传人——娄师白先生的门下,耳濡目染,得其亲传。他对绘画艺术具有天生独特的悟性,学到了齐派的精髓。他创作风格简约素淡、禅意深邃、笔墨成趣,以画悟人生。特点鲜明,源自生活、兴于所悟。一有所悟,心到意到,挥毫显灵。先生向来热爱生活、淡泊名利,并因此心态洞明人生,感悟生命之禅蕴,终开创出“禅意画”的别有洞天。领略深邃禅意之机,更是饱含着心灵的调和与释放,身心与德性平衡的生命大言。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冯明珠读张大华的画后写到,禅画奠基于禅宗思想,唐中晚期禅宗成为汉传佛教主流之际,禅画也应时而生。有人主张唐代诗人画家王维是禅画鼻祖,也有人说晚唐僧人贯休禅师开启了禅画创作,但结合水墨、写意、简约、空灵又充满机锋顿悟的禅画则开始于北宋。禅宗六祖慧能曾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人间觉。”摆脱名相繁琐思想束缚,单刀直入求得开悟,是临济宗修禅的途径。典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南宋禅画宗师梁楷的《六祖截竹图》,以寥寥数笔表达了慧能单刀破竹悟道的情境,正是六祖所言“青青翠竹,画是法身”的禅宗最高境界。台北故宫博物馆也藏有一幅梁楷名作《泼墨仙人》画一瞇笑仙人,坦胸露腹,步履蹒跚。全作除头部外形及五官用细线勾描外,袈裟衣裙以淋漓泼墨挥洒,将仙人烂醉如泥的神态一表无遗。梁楷的减笔逸格潇洒自如之作,被推为存世禅画中的杰作,影响深远。

     冯明珠认为,张大华先生传承了宋代以降禅画简笔、逸格、空灵、机锋、禅意等特质,以水墨画极高的运笔、泼墨、渲染等技法,抒发胸中丘壑,风格简约,意蕴深邃,充满了人生启迪。唐代禅僧大珠慧海偈语:“饥来吃饭,困来眠。”禅在日常生活中;禅诗《寻春》曰:“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端看大华先生黑白衣人物系列作品,尽是品茗、对弈、饮食、烹调、尝鲜、垂钓、打扫、游乐、观赏自然生态等等,正是在日常生活中修禅具体而微的表现,不必踏破芒鞋,顺手拾来皆是。白衣僧以潇洒流畅的线条勾勒,黑衣僧以刷笔浓墨渲染,从容数笔,画境呈现,无需题跋,浅白易懂,孩童能识,却是处处机锋,禅意深浓。大华先生写雏鸡、老鼠、游鱼、池蛙、花果,表达了对大自然生机蓬勃而又祥和融洽的赞叹,或许也正是画者所盼。

     2009年11月,张大华创作的作品《对弈》,被作为中国国礼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

 

     2011年3月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第五代掌门人史蒂夫·洛克菲勒曾专程来北京,商洽禅画艺术家张大华的作品收藏及推广事宜。并收藏张大华先生一幅作品《生机》。

     2012年7月至9月作为中国文化形象代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大华禅画宣传片》。

     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中国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64面大型显示屏上首次展示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禅画艺术家张大华的画作每天22小时滚动播出,传播中国禅文化的精神。

     2016年9月24日,张大华禅画同时在北京京信大厦LED显示屏和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播放。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15029623号-7